close

第一站   巴戎寺(巴揚寺)

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晚年為自己建造的陵寢寺院。 他已經從印度教改信大乘佛教。

壇城最高處是五座聳峻的尖塔,一座特別高的塔,位於建築中心,象徵須彌山,是諸神所在地

外部環繞著寬約156公尺的迴廊,迴廊上雕刻著古印度歷史。

「微笑的高棉」

每座塔的頂部都雕有四面賈耶拔摩七世微笑的巨臉,  隨著日照的角度變化,形成不同的光影

往北邊,西北區域是王宮、祭拜破壞之神「毗濕奴」 的Tep Pranam寺,
臥佛大神像的巴扶恩廟(Baphuon)等,  在東北區域,則是閱兵用的癩王平台及鬥象台(大象台)、
十二座寶塔,兩座陽台中間的道路也就是通往東邊勝利之門

      

第二站 (空中宮殿  鬥象台)

天宮,又稱做空中宮殿
國王是神的化身,他們在人間統治,虛擬為神的附身
天宮,或許是國王夜晚祈禱奉祀上天的所在,整座建築陡峻莊嚴,具有儀式的意味

鬥象台

長達三百公尺的平台據說是國王接見外賓的亭台,也有人認為是國王於節日慶典時觀賞鬥象表演用,
由於亭台的底座上雕刻著許多大象的雕刻,故稱「鬥象台」。

廣場上有五座階梯成對襯式狀通往鬥象台,  南側比北側長出十公尺,兩側均雕刻著夭神騎坐著三頭象,
Airavata以象鼻握住蓮花,平台中央則雕刻著古高棉人騎在大象上大獵的情境

鬥象臺廣場上留有12座小塔,因此也有12生肖塔之稱。  也與訴訟,審判有觀。當雙方有訴訟,無法判斷對錯時,
就把兩人各關進小塔中,直到一方生病,發燒咳嗽, 便說明此人有罪,已得上天懲罰.

因此鬥象台也被認為是古代的法院

    

第三站    南大門(27神vs27魔)

大吳哥城的五座城門以南門保持的最為完整。  至南門走進,跨越護城河的長橋上,可見兩側各五十四座約一個人高、
壯得像大樹幹的雕像裝飾,護衛著城門、橋樑,這些雕像取自「夭神與魔鬼攪拌乳海取得不老藥」的神話故事,石橋兩旁上的守衛,
一邊是夭上的神仙,一邊是地獄的魔鬼,他們手上拉扯著7頭眼鏡蛇化身的巨蛇王,
神仙略帶冷漠的表情,而魔鬼則是兩臉猙獰,一拉一扯,想把「須彌山」轉動,進而攪動山下的乳海,煉得不老藥。

據說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巨蛇王(Naga)有七個頭,意指七道彩虹,彩虹橋可將神殿外的人類世界,連接到神界。

第四站 巴芳寺(巴本宮殿)

巴芳寺是烏岱亞迪亞跋摩二世所修建的國廟,入口塔門,有長達一百七十二公尺的引道,
走在上面,使人產生肅穆安靜的感覺,正殿是五層逐漸向上縮小的金字塔型建築,
受印度教影響的山形神殿。

沒有攀爬過吳哥寺廟的高梯,不會領悟吳哥建築裡信仰的力量。(出自蔣勳--吳哥之美)

  

  

 

第五站 未完成的塔高寺(達高寺)

  

第六站 塔普倫廟(母廟)

經歷了數百年與大自然的融合,蟒蛇的榭根,
爬行在石牆上,青苔鋪滿甬在石階皆上,呈現出樹廟共生的景象。

電影<盜墓者蘿拉>曾經在這裏取景

後來才發現我在這裡拍的照片很少><

  

第七站 荳蔻寺 (喀拉凡寺)

抵達荳蔻寺時,太陽已快下山, 有人在準備著,等會兒的宴會

在這裡舉辦著婚宴,或許是希望能有神的見證祝福!

 

 

 

忘了是在往達高寺的路上還是塔普倫廟的路上 拍了這一張

剛好是太陽西下的時刻 那餘光照映著這些名勝古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